高鐵網路訂票哪可能比台鐵網路訂票落後?


IMG_0081話說最近又進入了小弟巡迴演講的季節,昨天剛好高鐵開放網路訂票,所以趕快上去訂了兩張。查詢班次、訂票、網路信用卡付款,全部在一個程序中解決,訂一張票不用5分鐘,而且開一個視窗。老實說比操作高鐵的自動售票機更方便。

訂完來、回兩張票之後,發現演講的時間其實沒有那麼早,所以又退一張。手續費 20。然後重新再訂一張。不過我不太清楚要填「戶籍地」幹嘛~~台北市民有打折嗎?

今天看到報紙,說高鐵訂票系統比台鐵落後,我一開始還擔心是自己眼花,「台鐵網路訂票比高鐵落後」看成「高鐵網路訂票比台鐵落後」。我想很多記者大概沒有用過台鐵訂票系統,因為,有特殊專線可以電話訂台鐵火車票,嘻嘻。但小弟就沒有那麼好運了,很多演講的地方高鐵是高鐵到不了的,所以還是要搭台鐵。

台鐵的訂票系統有多先進呢?如果要開很多視窗叫做先進,那我實在沒話講。要在網路上訂到台鐵的票並完成付款,請你跟我這樣做:

  1. 查詢火車時刻表(twtraffic.com.tw)
  2. Copy(或抄下)班次
  3. 請把握上班時間內進入台鐵網路訂票系統(railway.hinet.net)
  4. Copy(或抄下)電腦代碼
  5. 進入中國信託網站信用卡付費(ticket.chinatrust.com.tw/railway)

是啦,很先進的,我從來不知道台鐵也是內容網站,PV要當成 KPI 的。



當然高鐵訂票系統還是有改進的空間啦。

首先,讓我加入會員吧,這樣那些有的沒有的資料都不用再填了,熟客以後也可以送杯水之類的。

其次,我實在找不到「更換班次」的地方,所以先退一張再訂一張。以後可以讓我免費換一次吧。就算不能也沒關係,20台幣很便宜,我跑一趟車站的時間成本就遠遠超過20台幣的幾十倍了。

最後,還是建議高鐵跟歐洲的鐵路系統一樣,有浮動票價機制。像我很多演講都是在上班日,日期很早就確定,在歐洲這種客人早早訂票都能獲得鉅額優惠的,高朋滿座,不好嗎?說到歐洲的火車訂票系統。我今年去歐洲旅行,法國尼斯到巴黎是搭法國高鐵TGV、法國巴黎到德國科隆是搭西歐高鐵系統Thylas,然後德國巴登巴登到柏林是搭瑞士的CityNightLine夜車。三次訂票都在不同的系統,全部都是24小時可以訂票,怎麼台灣高鐵開放24小時網路訂票,還會被聯合報拿來跟台鐵有限制時間的落後系統來比爛啊?要知道,那可是國恥啊!

標籤: , ,



 熟面孔,猜猜看我是誰(電視後遺症)


身為「新聞工作者」(很多人不這麼認為就是了),桌上有一台小電視是理所當然的,一天動輒看十個小時新聞也是很正常的。所以很多東西總會一看再看,倒背如流,看到一堆熟面孔。

先說今天看到民視配合九0八大遊行的帶子吧。去年已經播過了,去年蔡同榮立委兼創辦人穿這樣:

IMG_7067

今年蔡先生還是在同一地點,背景也一模一樣的辦公室,發表精闢的言論:

IMG_1725

去年的主播是她:

2006:09:02 16:42:15

今年可能心想:「哇哈哈怎麼又輪到我」。有圖有真相一張:

IMG_1726

兩個熟面孔。

----- 版面珍貴,不想這種東西寫成三篇的分隔線 -----

今天還看到一個熟面孔。台南縣農會的新聞,推銷「柚香皮蛋」(我也想吃啊):

IMG_1712

裡面有一位「試吃民眾」:

IMG_1713

這位美麗的試吃民眾應該是郭椿華女士。她的先生不是別人,就是台南縣縣長蘇煥智。郭女士四處替夫婿跑行程,我十分感佩,電視台記者也不可能不知道她是縣長夫人。但是縣長夫人打成「試吃民眾」是什麼意圖,我就不清楚了。

----- 版面珍貴,不想這種東西寫成三篇的分隔線 -----

昨天也看到一則新聞,裡面同樣出現了很面熟的人:

老面孔

這位年輕、帥氣、充滿活力、擁護中華民國國旗而且去過很多國家的年輕人,如果我沒有看錯,最近也經常出現在新聞當中。我印象中這位年輕帥哥也曾經在貓空纜車站扮演超人,在台北火車站前大喊「Long stay,攏係ㄍㄟ」。年輕人有活力,總是值得鼓勵的。

請參考:


兩篇課外閱讀文章:

標籤: , , , ,



 Kiva作為一個網站型社會企業的策略調整


日前為了研究 Kiva 「花」了不少研究費在上面。原本以為要幾個月後才陸陸續續會收到貸款者的還款,但沒想到其中有一個在放款之前好像遇到了一些問題,所以在地的微型貸款機構把資金退回給金主(即小弟)。也就是說,我又有了25美金的籌碼。要拿來幹什麼呢?

金主可以將貸款轉捐給Kiva、收回或繼續放款。我沒有別的打算,就是繼續放款。不過既然自己也在網路這個行業當小螺絲釘,所以還是得好好研究一下 Kiva 的介面,以便日後回溯自己的「使用者經驗」。我想,如果有一天我也要進入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地下室」時,眼睛閉起來之後,浮現的都是 Screenshot 跟 User-flow 吧。

就我看來,Kiva 是一個靠捐助經營的社會企業。有社會企業的態度,但目前的經營模式不容易有Revenue,自給自足不太可能,所以還是得靠善男信女捐助香油金。既然要靠捐助,Unique User當然越多越好,因為Heavy User在初期可能會捐錢給Kiva,但一定不會經常捐,如果只依靠Heavy User,放款金額雖然會增加,但平均每人捐贈給Kiva的金額可能成長會較為緩慢,所以如何靠產品與Word-of-Mouth吸引更多User就更重要了。

要吸引更多的人,當然也要製造更多可以捐贈的機會,吸引Light User跟Medium User。目前 Kiva 能夠接觸的在地微型貸款機構有限,案主沒有想像得多。相對於有能力社會放款的人而言,這邊反而出現了粥多僧少的局面。所以,讓越多人有放款機會就越重要了。

SNAG-0009

原本每一個貸款者你要放款多少都可以,現在一律只能25美金。一方面降低金主的風險(目前呆帳率0.2%),二來讓大家都有機會共襄盛舉。還好我之前有獨家放款過一次 XD,現在已經沒有機會了。畢竟放款機會目前是有排他性的,這樣的限制雖然可能稍微減少 Heavy User的放款量,但對於吸收另外兩個族群多少有些幫助。

我也注意到Kiva現在多了一些針對金主的「社會比較」機制,讓你知道「跟大家比起來」,你還輸人家哪些地方。畢竟會在這邊社會放款的人,應該還挺重視「與社會的和諧」,說白了就是輸人不輸陣啊。

SNAG-0008

以上是小弟最新的「績效」,比平均2.5個捐助數比起來,是多了一點點。但「增員」人數掛蛋,當然放款績效也是零。另外一個可以自己控制的是送出「贖罪券」的數目。也是零。從統計看來,大約平均每三十個金主才能邀請到另一個會實際放款的金主,比率看來不高。會主動買禮券給親友的還多一點,五個裡面有一個。

另一個充滿社會壓力的新統計表在此:

SNAG-0007

每個金主平均放款金額為113美金,小弟是比平均也高一些。當然我希望各位一起來放款,衝高平均金額。

在此順便感謝其他在台灣的 Kiva 放款人:

標籤: ,



 自己人照打的壹週刊、蘋果日報


壹傳媒在一般人的眼中雖然爭議很多,或許可能還低俗不堪,但我總認為要比台灣一半以上的媒體有水準,有格。媒體環境惡劣至此,還可以這樣處理,也算有種。

上一期的壹週刊有一篇批華視總經理李遠(即作家小野)的文章,李遠可不是別人啊,每天翻到蘋果日報副刊,都可以看到李總經理的大作。一日一篇,勤快程度不輸台灣99%的部落格經營者。我一個月一篇的專欄都不能按時交稿了,所以對於每日寫專欄的人向來充滿敬意。不過壹週刊出手管你是不是自己的寫手,乾脆針對「總經理還有時間寫稿」這件事發揮一下。

同樣的,蘋果日前先用頭版報導天體營的新聞,第二天再用二版替自己辯護。連續處理兩天,報社立場很清楚了。結果沒過幾天,在言論版就刊登一篇陳文茜批評媒體處理天體營新聞的評論,打的不是別人,就是蘋果日報自己。沒有什麼比自己打自己更能顯示言論版的超然獨立了。

或許壹傳媒有許多地方在台灣人的眼中不及格,不過就自己人打自己人這件事,看來60分的水準是絕對有的。

標籤:



 從現代集團老太夫人訃聞看韓國漢文化遺跡


最近幾年,有關韓國與儒家漢文化的討論也很熱鬧,特別是韓國以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方式來表達對漢文化的熱愛,特別令人關注。

這次去韓國時在飛機上看到了一則不算小的訃聞,就在當地最大的朝鮮日報上。如果不特別注意看,可能很多人會以為是台灣的訃聞。

IMG_1334

一開始我也不知道「夢九」是誰,只覺得這樣的訃聞格式跟台灣的實在很雷同,所以隨手就將這份朝鮮日報帶下機研究。

之後去逛清溪川的時候,看到了台灣以前也很普遍的閱報欄,就在清溪川的「源頭」的附近,對面就是朝鮮日報

IMG_1376

走近一看,竟然有上次那則訃聞的謝函,這下有姓了,「夢九」就是現代集團的鄭夢九,原來是現代集團的老太夫人邊仲錫女士辭世了。我想這兩則訃聞與感謝函,或多或少都還是從中國的儒家漢文化而來的吧。

IMG_1377

現在很多人都不看紙本的報紙了,更別說以這種「公告周知」的方法在閱報欄看報紙。在韓國首爾街頭看到這種張貼在路邊的報紙兼公告,不論是內容或形式,頓時讓我感覺回到了遙遠的過去。

標籤: , , ,



過去一年最熱門文章:
KIVA把錢借給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