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度10大熱門部落格文章


年底到了,到處都是10大,而且我自己也「經手」了許多不同的10大。最近許多Blogger開始分享自己網站的10大,小弟也來野人獻曝一下:

10. 全家的低熱量減肥餐

  • 減肥概念文,今年這方面的文章寫得多,流量還可以。

9. 超高頻蚊子手機鈴聲初體驗

  • 時效文,有一段時間超高頻蚊子手機鈴聲有點紅。

8. 低卡美味又吃得飽的豪華減肥餐

  • 減肥概念文。

7. 黎智英上全民大悶鍋

  • 沾光文,主要流量來自「全民大悶鍋」這個關鍵字。

6. 《安隆風暴》觀後感

  • 沾光文,加上寫安隆風暴的人少,所以目前在Google搜尋還是第2名。

5. 減肥中的Subway熱量怎麼算?

  • 減肥概念文。

4. When 連勝文 Meets 蔡依珊 (關係圖試作)

  • 沾光文。查蔡依珊進來的流量比較多,也是唯一進榜的圖表文。兩人業已於12/29結婚,非常好的日子,恭喜!

3. 發一張好人卡®給城邦集團,囧rz®

  • 時效文。因為當初網路上討論很多,所以直接連結進來跟查詢進來的流量兼有之。

2. 聯合國廢除繁體字?想太多了~~

  • 時效文。可能是在議題設定的過程中比較早寫,所以流量也進來不少,排上第2名我還挺意外。

1. 彎彎CC

  • 沾光文。流量都是查「彎彎」進的,跟CC無關 XD

由於不少2005年的文章排名也很前面,既然是2006年度10大,所以剔除了2005年以前的舊文。當然,Richyli.com不只有部落格,這裡只挑選了Richyli.com/blog/之內的文章。就Richyli.com而言,2006年排名最高的網頁依舊是中文姓名產生器

這10篇2006年的前十大文章總計占了20.5%的Blog流量,所以並沒有太嚴重的80/20現象,長尾得很!

標籤:



 買不到的大國崛起


最近越來越多網站會開始綜合使用者的各項Metadata,姑且也把這種行為稱之某種Web2.0。其中最常見的一種是將搜尋關鍵字經過統計後,列在搜尋Bar附近,讓其他使用者看到最近大家都在查什麼,順便增加一些衝動型消費。

中國大陸這幾年拍攝了相當相當多的紀錄片,我幾年前郵購過《幼童》跟《晉商》,都是大開大闔、上下傳承數百年那種充滿大河味道的紀錄片。

最近一部(紀錄片?)《大國崛起》也受到高度的關注,不但中國大陸內有許多討論,很多人更揣測這是否為中共中央最新的主旋律,而且台灣媒體報導也不少,就連外電的稿子都有。

讓我意外的是,半個月前上博客來查書的時候,竟然就看到最熱門查詢關鍵字中有「大國崛起」,顯然認為在博客來可以買到大陸紀錄片的消費者並不少,而且查詢大國崛起的人也很多,Share of mind跟Share of heart都不錯。

買不到的大國崛起

我最近一直一直在思考所謂的Web2.0與所謂的Web1.0在編輯上的分工與差異,有了User-Generated-Content之後,Editorial到底應該減少還是增加?收集、分析了一堆Metadata,如果跟現實生活之間沒有互動,那到底是Web2.0還是Web0.0?

顯然,人為的介入還是有必要的,而且妳有了24/365的UGC之後,更要有24/365的編輯人力。既然看到「大國崛起」這項商品突然熱門,應該「人工」判斷,立刻與中國大陸調貨,馬上讓「大國崛起」上架,同時間請大陸業者火速不計成本空運到台灣。如果博客來在三天內可以出貨,或許五天內就可以看到一些Blogger免費Viral Marketing了,這時候應該就會有更多的訂單敲進,這時候品牌當然會更穩固,使用者下次要買這類商品的時候會有更大的信心前往同一地點消費。

可惜半個月過去了,熱潮過了,那些在博客來查詢大國崛起的人,還是無法在博客來買到大國崛起,上網看視頻又太慢,只好摸摸鼻子,上網看龜速的視頻,否則就得試試看卓越或者當當了。



 香水之旅,一起暢遊徐四金的氣味世界


開宗明義:《香水之旅:暢遊徐四金的氣味世界》這本書是我翻譯的,以下是關於此書的一點點介紹,但由於台灣譯者一般而言都只拿一次賣斷的微薄稿費,所以此書未來銷量與我基本上完全沒有利益關係。

老實說挺汗顏的,香水在德國紅了這麼久,但我在德國卻還真的沒有看過,畢竟在徐四金之前,我還有許許多多的馬克斯、韋伯、布萊希特(Brecht)要看,這些都看不完,怎麼有時間看徐四金?

 香水之旅:暢遊徐四金的氣味世界這次為了翻譯《香水之旅:暢遊徐四金的氣味世界》,所以才臨時弄來皇冠新舊兩個版本的中譯本來惡補。就小說而言,《香水》(Das Parfum)確實驚人地好看,徐四金把「香味」這個概念融入小說後,賦予了新的生命與形象,生動到往後的小說家大概不會輕易去碰觸香味這個題材,也害我現在隨處都會多聞兩下,總怕自己錯過了什麼好味道。我猜這本小說應該開啟了現代商業社會對於嗅覺的想像,後來才衍生出來什麼五感行銷這些東西。

《香水之旅:暢遊徐四金的氣味世界》跟時報出版先前的《跟著丹.布朗去旅行:暢銷小說實景之旅》一樣,都是德國作者Oliver Mittelbach針對即將拍攝成電影的小說而撰寫的文學原著旅遊書,而且後者我也翻譯了一小部分。如果有任何錯誤,謹在此致歉。畢竟這種書翻譯起來挺麻煩的,景點在歐洲換來換去,大部分我都沒有去過。老實說如果沒有Google Map的衛星空照圖,我還真的會遇到困難,特別是書中建議的旅程,還在巷弄間穿梭,所以大致上我都用Google Map的地圖與空照圖對過一次。大部分提到的景點,如果有時間也都要上網實際查一下,以免台灣讀者實際到了當地才發現是廢墟一片。當然,不論你在這本書上投入多少額外的工,每個字的稿費都不會變的

翻譯這本書真正的「收穫」是增加對於《香水》的了解,而非稿費(真的只有一點點薄酬)。而且對於香水整個產業的相關知識又增加了不少,起碼萃取香味的方法,我知道的大概不比葛奴乙要來得少,同時也拓展了一些對於《香水》當時的背景常識。作者對於每個場景的古今背景、香水的產製過程,都補充了不少雜知識,讓這本書有點類似《香水》小說的參考書。當然,照片跟文字一樣多(這對有時間壓力的譯者而言真是憂喜參半啊),所以讀起來十分輕鬆。

如果你是《香水》的書迷,或者真的有意去《香水》發生過的景點走一走,例如巴黎、格拉斯、普羅旺斯,或甚至電影拍攝地巴塞隆納,《香水之旅:暢遊徐四金的氣味世界》確實值得花時間看一看,以後要跟別人談論小說或電影內容,你會懂得比別人多一些。假設先讀香水之旅再去看小說,應該也會更有趣些。

翻譯之後,我還真的想去普羅旺斯及格拉斯逛一逛,看看香水跟氣味到底有多大的魅力,當然,我不期待發現什麼讓一票人都意亂情迷的香水,只要能夠讓一個人這樣,就很不得了啦!等稿費拿到之後,我大概會拿去買機票,明年夏天,親自飛往普羅旺斯,到時候會再向社會各界報告真實的香水之旅。

如果你沒有時間去書店,下列一些網站可以購買到這本書: 

標籤:



 這一期數位時代實在讓我翻不下去


這是真的,姑且不論內容如何,單單紙本的媒介,就讓人實在「翻」不下去。

台灣的雜誌最近這幾年越來越會賣版面,而且廣告的形式也很多元,各種奇奇怪怪的折頁、別冊穿插其中,對某些人而言可能是了不起的創意,但就使用者而言,在「人機介面」上就是徹徹底底不及格,更別說什麼美學了。

我看雜誌(書)的習慣是這樣的。雜誌拿到,如果是往左翻的,就會以右手持書背,左手將書捲曲後,由拇指來擔任翻頁的工作。這種方式看書是沒有大問題的,基本上每一本內頁的材質、尺寸都一樣。以前訂過好幾年的Time與BusinessWeek,只要把訂閱回函的明信片先撕下來,也很好翻。

但台灣的雜誌就真的非常不好翻了。

這一期(144,2006/12/15)的數位時代大概是這種情況最好的範例(也可以說是最爛的範例)。

我大概翻到80至90頁左右,就會因為很厚的訂閱折頁廣告而跳過一大段內容(難道那些內容不值得我一看嗎?),而折頁廣告之後那一段(pp. 103-118)也幾乎無法翻動,因為119至150頁又放了整整32頁,尺寸比較小的超厚別冊形式廣告,廣告主是中華民國經濟部「指導」(又用了我們的稅金了嗎?)的台灣創意設計中心

所以說,如果用悠閒的翻書法,這一期的數位時代從80頁到151頁之間,我如果沒有什麼耐心,就全部放棄了。那32頁不知道有沒有用到稅金的別冊廣告,基本上是完全不讓人翻的,因為從103頁就會自動跳到第151頁。

後面的內容就還可以。152頁講Amazon要當軍火商(不是新聞),168頁說中國高階主管5年增加15倍(我5年如果有2倍就好了),最後又來了一堆Tivo。真是夠了。

下一本!



 資訊記者這樣幹就對了!


New York Times 資訊版專欄作家 David Pogue 拍的 Windows Vista 介紹(需要有國中程度英文聽力)。同樣身為資訊專欄作家,老實說我真的很羨慕(也很尊敬)老美這些資訊專欄作家啊。

V for Vista, Babe!

tags: ,

標籤:



 記者必自辱然後人辱之


因為工作之需,最近這幾個月都在研究新聞倫理。在「研究」的過程中,每每回頭對照台灣現實新聞環境,就更覺得白紙黑字貫徹新聞倫理的重要。

說是研究,其實也沒有讀太多的書,最重要的一份文本是紐約時報的「Ethical Journalism Guidebook」,姑且譯為《紐約時報新聞倫理手冊》,印出來雖然沒有多少頁,我現在都裝訂給朋友當禮物,但每一條讀起來都非常沈重。

Ethical Journalism Guidebook最新版為2004年版,是我目前看過最鉅細靡遺,也差不多是最嚴格的機構內新聞倫理規範,幾乎將所有可能的利益衝突(Conflict of interest)都列出來了,也把邪惡社會許多可能嘗試誘惑的方法都整理在內。如果按照《紐約時報新聞倫理手冊》來經營媒體、約束編輯台,大致上應該就不容易出什麼大錯了。

最近幾天關於記者私德的新聞陸續出現,有的是被發現在企業內掛名董事,然後還報導企業相關新聞;或是撰寫某企業的書籍,但卻願意讓對方「買走版權」。我自己甚至還不小心看到一間公關公司,直接將現任的媒體資深從業人員或主管列在顧問名單當中,順便還附上這些顧問曾經負責的專案。

這些例子我想還不用祭出聖人版的《紐約時報新聞倫理手冊》,也不用去讀傳播學院,光用屁股想也知道會有利益衝突。掛名其他企業董事沒叫你走路就不錯了,怎麼可能還讓你報導或試圖影響與該企業有關的新聞?這道理簡單到不行。

撰寫特定企業的書籍,如果書中事實為真,那就更應該讓社會大眾知道,協助廣大投資人判斷,豈有接受被報導者買下版權這種事情?跟採訪對象有任何對價本來就不行了,更何況這種高價買下版權的契約根本想都不用去想,如果出版後對方對書中的事實有所不滿,法庭上再說。

台灣的記者協助、承接公關公司業務、寫新聞稿、辦記者會,或私下經營公關公司並不是新聞,但平常都不會公開的,反正新聞媒體不分藍綠也都會玩這一套,員工只要不囂張就沒事。沒想到現在台灣竟然有公關公司就大剌剌將現任新聞工作者擔任「顧問」的名單列出來,告訴客戶:「沒問題啦,你看我們在這些媒體都有自己人」,偏偏這種囂張的公關公司,在如此道德淪喪的台灣社會,卻能夠接更多的案子。

如果連這麼基礎、簡單的利益都不知道迴避,我覺得台灣現在談記者「中立」、「超越藍綠」,恐怕都還太早、太遠了一點。別忘了,不分藍綠,都有一堆不知道利益迴避的媒體人靠著偏藍或偏綠獲取大量政治利益,成就個人生涯。

標籤:



 庹宗康、屈中恆大麻坦承記者會晚了整整一天


今天下午電視上突然看到庹宗康開記者會,坦承因為一時好玩在泰國抽過大麻。過沒有幾分鐘,SNG又連線了屈中恆擔心自己一輩子良心不安,也出來坦承自己在台灣抽過大麻。

吸大麻到底是不是萬惡不赦的罪,這討論起來沒完沒了,我自己曾經有過菸癮,所以很難想像大麻會比抽煙嚴重多少。但在台灣大麻就是違法,法令未修改之前,我們只好尊重中華民國法令。

庹宗康跟屈中恆到底抽過幾次大麻、有沒有癮頭,我想這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不過既然被抓去驗頭髮,等到驗出來再拿外套套頭走進警局就很很很難看了,所以只好在檢驗報告出來之前,先自行表達誠意、歉意、悔意,不但徹底檢討、反省自己,然後又訴諸情感,最後再奉勸年輕人不要走上前輩這條路。在危機處理、損害管理的層面來看,溝通的訊息算是很不錯,我想這兩人大概最後也不會有啥大事。台灣社會包容力之強,從選舉結果就知道了。

不過這些人有沒有吸大麻,經紀人應該早就知道了。除非是故意想要讓新聞做大,否則今天開記者會實在不太妙,因為選舉選完了,每家媒體都希望找些跟選舉無關的新聞,這下版面搏得還真大。如果單純只想表達歉意、悔意,北高市長選舉開票當天晚上7點開記者會多好,大家都在忙選舉,沒時間全心全意理你,雖然會處理,但不至於太大。若是我自己來處理,記者會一定不會在今晚開就是了。

標籤:



 蘋果日報到紐約時報之路


前幾天下台中梧棲演講,這是一條漫長的路。海線火車沿線現在大概是距離台北最遙遠的地方了,大概就像蘋果日報到紐約時報一樣遠,或許你會這麼想。

今年演講太多了,單單11月就有8場,背筆記型電腦全省跑透透,老實說對身體健康有很不良的影響。所以最後一次賭看看,用學校的電腦到底會怎樣。不用背電腦,所以只拎一個購物袋就出門了,裡面放了一份紐約時報跟一份火車站買的蘋果日報。

蘋果日報跟自由時報、中國時報、聯合報一樣,都是每日功課,不看不行。但之所以在火車站只買蘋果,乃因家中已訂閱中時與聯合,自由時報因為許多你我都知道的因素,鋪報份數異常龐大,所以到處都看得到,毋須購買,蘋果雖然在火車上偶而也撿得到,但無法保證是在桃園還是台中撿到,只好花錢購買。

紐約時報當然就買不到了,所以是託M同事紐約文化之旅時順便帶回來。原本希望(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威脅)她帶整整一周份回來,但老實說這樣實在太過份了,旅行箱怎麼還有空間放Coach呢?所以最後請她隨意,然後我得到了兩份紐約時報。「看」了幾年紐約時報,雖然透過Zinio花真金白銀訂閱的紐約時報跟印刷版本100%一模一樣,不過電腦螢幕與紙本實際上的觸覺、視覺、嗅覺差異都很大,這次拿到兩份紙本,真是作夢也會笑。

在火車上看(翻)完了蘋果日報,就到了「拜讀」紐約時報的珍貴時刻了。其實看紙本的第一個動機還是看圖表,特別是重大專輯時的全版圖表在紙本上的效果如何。世界上大部分的報紙都不是純白的,所以不同顏色的紙張對於圖表設計也有很大影響,也因此橘色的FT,圖表規畫風格就必須完全異於其他媒體。偏偏我拿到的這一天紐約時報,最大的一套圖表是講一度超過美金500元的GOOG,看看GOOG,想想YHOO,就覺得,算了,肚子痛,今天不要研究圖表了。

電子版的內容、版面雖然跟紙本一樣,但不會翻來翻去,所以摘要、提要是不會很仔細去看的。這次仔細拜讀之後,才發現提要真的很多。每一落都會有自己的提要,二版還有最重要新聞的提要,其實連頭版也是徹徹底底的提要,就這樣提要來、提要去,資訊架構算是非常不錯的一份報紙。最重大的新聞或花時間的專題,用頭版來提要,當日其他重要新聞提要,請看二版,當然二版的提要中還是有頭版的新聞,然後言論版也有提要。之後的幾落當然都有提要,就連次日重要的專輯照樣有提要。財經版還有一個公司索引,當日新聞中提及的主要公司都可以在索引中找到。我如果是長期讀者,這樣瘋狂的多重提要應該是很方便的。

當然,要這樣提要來、提要去,也是非常耗時間、耗人力的,不是人力單薄的報紙可以做得來。這時候我又想到了同時攜帶在身上的蘋果日報。蘋果日報也是一份投資龐大,前端、後端人力都相當充沛的報紙。

早上搭海線的火車其實挺愉快的。藍天白雲,有好長一段路程都可以看得到海。可是我心情開心不起來。同樣是最花錢的報紙,美國人拿到了紐約時報、日本人拿到了朝日新聞,台灣人卻拿到了蘋果日報。蘋果日報充分滿足了台灣一般讀者的需求,這本身不是一件壞事。但台灣的高級知識分子呢?我們為什麼沒有質報呢?

其實翻開這幾百年來的報業發展史,許多高級的質報都曾經有過不堪的前身。前一陣子從大陸郵購了《日本報業集團研究》,才知道即便是朝日這樣的好報紙,當初也曾經是顆蘋果。目前的蘋果日報距離紐約時報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紐約時報在頭版左上角都會打上「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蘋果日報許多留美的長官對這行字絕對非常熟悉,只不過現在蘋果現在是「Some News That's Not Fit to Print」。但蘋果有沒有可能在某一天「蛻變」更好的報紙呢?

台灣現在幾份主要報紙中,國際版的「面積」已經屬蘋果最大了,體育、影劇大概在台灣也沒有敵手了(第二名,收了),副刊的格調說實在也沒有比中時、聯合低太多。比較有問題的是第一落。屍體、裸體、圖解性侵害教本,以後可能還會有「鮑魚」。

但第一落也不完全是蘋果的問題。蘋果是商人辦報,講好了,滿足的是多數讀者的需求,反應多數讀者的水準。讀者水準高,蘋果自然第一落的水準也會高,你下里巴人,他不會陽春白雪的。不過大多數讀者永遠不可能陽春白雪,所以蘋果就只會在下里巴人的層級中把報紙辦到最好。

其實我之前一直有一個想法,如果聯合報系的四份日報,聯合、經濟、民生、星報在不裁員的基礎下,全部併成一份日報(這就是說,金剛合體?),這樣再一次的「聯合」報會有還算不錯的第一落,台灣最好的藝文版,內容豐富且格調不錯的影劇版、體育版,十分紮實的財經版,副刊當然也可以穩居台灣第一、第二的地位。

但我不姓王,民生報也再見了,蘋果最終還是蘋果,紐約時報還是得託人帶回來。

標籤:



 真愛永恆 The Fountain 觀後感(內有劇情)


The Fountain

(叩叩叩叩叩叩叩叩……)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佈,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標籤:



過去一年最熱門文章:
KIVA把錢借給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