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網摘


2005/07/31

今夏‧話題騷動

電車男

提錢來吃

人物誌

文化衝擊

資訊版



 啊,果然又隔了兩日才摘(我要振作啊)


2005/07/29-07/30

Call for Action!!

職場補給站

夏日的原味覺醒

博客諮商室

球是圓的

互動歷程

Watchdog



 我很好奇


今天早上買了蘋果日報(啊,電視說要漲價,最好漲到200),雖然左邊那位女士我很喜歡,但更引起我注意的是右邊的那位男士,陳高超先生。


IMG_1604


下面這張是放太的圖。我真的很好奇,新聞工作者、或聽起來更屌的「觀察家」,從什麼時候開始可以這樣毫無規範的一邊替產品、廠商拍廣告,一邊又可以在電視上評論廠商或產業呢?這個行業真的這麼沒有尊嚴了嗎?或者,這才是新聞這個行業的新出路?


IMG_1605


當然這不是陳高超而已。陳高超可能「賣相」稍微差一點,所以我很少看到,這還是第一次。鄭弘儀廣告已經拍到爆了,他不知道會不會在節目中找人來談冷氣滴水抑或是韓國車?

我很好奇,未來陳高超先生如果在電視上繼續談論房地產行業,讀者會不會轉台呢?讀者對於他的言論還有多少的信任?會不會直接當成廣告?讀者如果聽了他的推薦買房子,未來如果沒有賺到錢,在電視上看到他的時候會不會怒砸電視呢?

或者說,既然這些名嘴都可以拍廣告、推薦產品,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乾脆邀請廣告左邊的蕭薔來上談話節目談房地產呢?講得好不好,不重要,但畫面起碼看起來不會如此難堪。

題外話:支藝樺現在的消費高手現在已經成為另外一種電視購物節目了,所以她拍廣告我覺得還比較沒有問題,支藝樺拍「油切」的廣告,為了規避相關法令,沒辦法直接提及「療效」,所以用暗示的手法雙手向前一劃,象徵把油跟脂肪排掉,還真是經典啊!


 公民記者之後


這個月台灣某個圈子最大的事情應該就是「青年公民記者研習」,公民記者是一樣很新的東西,尤其是「以網路作為媒介的公民新聞」,最近一年十分火熱。而這麼火熱、「公民」的東西,竟然不是由第三部門出來倡議,反而是直接由國家機器來發起,老實說我看不出來國家這麼早介入的急迫性到底在哪裡?

說真的,活動很讓我想起十幾年前國民黨的活動。國民黨北知青以前每年暑假也都會辦大量的營隊,其中也有編採營,我還記得1991年的編採營在海洋大學,4天3夜還是3天2夜我忘記了,國民黨北知青辦編採營大概是一種習慣,沿襲中央幹校的老傳統,但我想北知青、青工會乃至於國民黨對於那些小朋友上了編採營之後可以幹嘛、應該幹嘛,是否能確保國民黨永續執政(那年頭這不是問題),應該是完全沒有想法的,畢竟很多人是別的營隊報不到才參加編採營,或是剛好那時有空,回來之後大概過幾天就忘記什麼倒寶塔了。

這個社會現在對於記者的厭惡大概已經到達頂峰了,從有記者這個職業以來,台灣的記者大概是最被看不起的。公民記者也是要改變這種現象。不過這個社會就是這樣,越被討厭的職業,其實越多人想要來試試看,很多人報名公民記者時,對記者這種工作大概還是又愛又恨的,企圖經過這兩天的短暫洗禮,就成為所謂的「記者」(而非「公民」記者)。

其實根本不應該叫做「公民記者」的,記者這兩個字有太重的包袱、太深刻的形象,這之中包括「受邀」參加記者會、接近名人、進入官署、擁有記者證、獲得「好處」……等等。這當然不是記者的全貌,但很多人還是會這樣認為,並且希望藉由國家機器舉辦的公民記者研習活動,取得國家機器委託的權力、授與的記者證。天哪!

公民記者是Citizen Journalist或Citizen Reporter,怎麼翻都好:公民報導者、公民媒體工作者、公民記錄者,就是不要叫做「記者」。

記者證當然也不用。有沒有記者證,跟對公民社會是否有影響,完全沒有關連。沒有記者證除了不太方便進入立法院、總統府等官署外,沒有太多的不同。路邊會有公民新聞、遊行中有公民新聞、弱勢團體有公民新聞、踢爆也是公民新聞,當然,被邀請吃芒果也是一種,沒有一樣要記者證、也不需要獲得誰或誰的授權。

公民記者或公民新聞,其實不過是實踐公民社會的一環而已,你如果以前從來沒有參加過(最好是組織過)NPO / NGO / 倡議等活動,沒有投書給媒體,沒有寫信給政府或企業表達你的意見,甚至連119、110或環保署檢舉電話都沒打過,那麼突然想要當公民記者或從事公民新聞,我覺得,有點太快、太浪漫了。

----------- 有一點點公民味道的分隔線 -----------

研習第一天晚上被關在慘白的電腦教室那都不能去,必須乖乖寫作業,然後上傳,我不知不覺就打了這麼多,藉此一角貼出來騙流量。


 變成兩日摘


2005/7/25 - 27

公民‧新聞

網路書寫

讀書人

入口網站

數位時代

一堆電影



 網摘又來了(sorry前幾天不在台北)


2005/07/23 - 2005/07/25

現場記錄

公民新聞

媒體監督

公民思考

破紀錄

日本文化

平平是入口網站



 「偽」Moblog 徐子涵 :p


IMG_1575

從左至右:

陳詩寧 | 李士傑 | 蕭景燈 | 徐子涵 | 陳豐偉

(研習手冊上面給的連結不一定都是正確的…)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


IMG_1565
青年公民記者研習


IMG_1564
哦,Pizza耶!


IMG_1563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
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緻,
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
那樣溫良恭儉讓。
(毛澤東,1927)


夜間消夜更新:


IMG_1571
「兩個都要拿哦?好棒哦!」


IMG_1572
公民新聞的在地實踐



 我去參加青年公民記者研習啦


說過了。我是年輕人,青年人,whatever,反正我年紀沒有超過35歲,所以可以來參加青輔會的「青年公民記者研習」,在高雄,冷氣房,外面熱不熱其實我不太知道。

因為講師台北場與高雄場不同,所以拿到的手冊是「南區版」,看起來很像德國大學的「講義」,所有相關的文章全部編在一本,資料非常豐富,十分感激,裡面有些東西我已經很熟了,但也有不少可以彌補我先前知識/觀點的不足。

令我驚訝的是,青輔會主委鄭麗君導言《往青年傳播權的一小步》的推荐閱讀(另一種網摘?:P)中出現了小弟的拙文《搶救甜心之後》(內有廣告),謝謝啦。

現在這一場是「講你我的故事,寫我們的新聞-公民新聞怎麼寫?」,剛好是(就是此刻)任將達介紹韓國的一個典範OhMyNews,我是乖小孩,要專心聽課了,再見。


 小周末網摘


2005/07/22




 7/21 網摘


2005/07/21

兒童發展

公民新聞

喜歡買書

也要有時間讀

飯前洗手

飯後漱口



 週三網摘


2005/07/20

文化觀點

客訴園地

動物造反

不只藍綠

新聞公民

博客新知

前天過後

小心詐騙



 後海棠網摘


2005/07/19


新不如舊

舊不如新

公民參與

吃在台灣(還有香港)

一切小心

獨立音樂

國際社會



 網摘到一半看到的Copycat


 我在6/12的網摘中曾經從沙哇啦的無聊發想選了一篇很夭壽的廣告手法~新竹商銀的上吊主題廣告,那時候我也只是覺得這種表現手法有點值得商榷而已,書沒讀多少,不知道其中還有蹊蹺。

 剛剛網摘的時候,從自殺這篇看到一堆兔子自殺的灰色漫畫,然後突然發現一張跟那個廣告十分、十分、十分神似的作品。再回頭去看《很》文,果然也有人點破。意念像也就算了,沒想到時間、鐘樓也如此、繩子的綁法都這麼神似。


clock-bunny Image_ 20050719_232243


 有詩贊曰:「英雄所見略同」。


 颱風日網摘


2005/07/18

颱風日在紀錄

颱風日不得閒

颱風日很擔心

颱風日好休息

颱風日看看書



 我就是颱風日要上班的命


雖然已經不幹記者了,但是新工作颱風日還是要上班的啦,越危險的時候就是越要上班,這是我的宿命……

走到樓下,發現門口的樹硬生生倒了一棵,前面的機車也全部如骨牌般「散佈」在人行道上,十分可怕,雨傘也一直被吹垮,還沒上車,褲子已經濕了一半。

出門前從電視上看到災情慘重,所以拿了一頂自行車安全帽戴在頭上,預防萬一,然後頂著安全帽招計程車,唉,沒有騎自行車時帶著安全帽果然看起來很像瘋子,連續跑了兩台,到了第三台計程車才願意停車載我。

怪怪,樹倒的不只是我家門口而已,沿路都有大樹枝橫貫在路邊,有些地方則是整棵樹連根被拔起,差不多沿路都有災情,明天或後天可有得清理了。但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為啥有的地方機車會兵敗如山倒,但有的地方卻文風不動呢?還是說,這一群是留著下午才要推倒的?

公司離家裡很近,還跑不到100元就到了,不過在還沒到公司的前一個路口遇到紅燈,停車時就有一對中年夫妻狼狽地想要上車,颱風天,計程車真的很難等。颱風天當然也要與人為善,我馬上掏錢下車,招呼那對夫妻上車,然後自己走100公尺到公司。唉,好人不好當,那100公尺十分可怕,人行道上竟然還有倒塌的棚架,而且風非常之大,大到我幾乎無法前進,等我走到公司樓下時,兩腿已經全濕了,希望別感冒才好。


 【公民‧記者‧媒體】特輯


2005/07/17

公民記者

言論自由

記者公民

多虧有媒體

都要怪媒體(?)



 我的畢業禮物


 從「中時大學」畢業已經整整3週了,算是暫時告別記者工作。畢業之後,其實一直想要談談我的畢業禮物,不過前幾天礙於網摘跟新工作都很耗時間,所 以拖到今天才寫。這個畢業禮物其實對我的影響並沒有那麼直接,但是影響的層面我想應該還挺廣的,每年受惠的小朋友說不定超過10萬。

 什麼禮物呢?原來是交通部趕在我從中時畢業的前夕,於今年6月22日修正了「鐵路運送規則」、「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等條文,將原先免票、半票的身高規定,改成比較合理的年齡規定,未來小朋友搭乘公車、火車、客運、捷運時,將以年齡為標準,如果不到6足歲就超過115公分,一律免費,不用再跟司機或售票員鬧半天。

 既然我沒有小孩,年紀又遠遠超過12歲,為啥這也是我的畢業禮物呢?

 話說我3年前採訪了一位3足歲的小朋友,當時那位小朋友已經1百多公分,我採訪完就想:「哇,那不是很快就要付半票了嗎?」很多人常問我:「讀建築(或都市計畫)對採訪有什麼幫助?」當然有幫助!遇到這種跟尺度、空間、權益有關的議題,我應該會比較敏感。

 在那樣的敏感度下,我回頭跟生活組的同事們一起製作了一個專題,批評以145公分及115公分為半票與免票標準已經不合時宜

 這個專題出來之後,幾乎沒有半點迴響,讓我十分納悶,畢竟接受採訪的每個家長對這個政策莫不咬牙切齒,可是社會反應卻如此冷淡,我當時的挫折可想而知。後來把專題整理一下,送去參加新聞獎的比賽,可惜在台灣這種「看資料厚度」的新聞獎評選邏輯下,這篇又再度槓龜。

 還好,趕在我離開中時之前,交通部給了我一個交待,終於修改了40多年前的落後法令。而令我驚訝的是,其實我的專題還是有受到注意,因為報載台北市政府交通局2年前也曾經向交通部提案過,不過當時交通部認為「缺乏配套措施」,所以沒有立即修法。

  在我十分簡短的記者生涯中,能因為自己的報導而影響這麼多「未來的主人翁」,確實也算是一份不小的禮物了。老實說,政府肯面對問題進而修法,對我而言確實 比得什麼虛榮的新聞獎要重要得多了,畢竟台灣新聞獎很多得獎作品都是「為得獎而企畫」的題目,大多對社會一丁點貢獻都沒有,但我的有,而且可以持續幾十 年。

 台灣這幾年對於媒體或記者有太多非理性的批評,如果記者或媒體不幸又被貼上「外省」、「泛藍」、「統派」的標籤,那幾乎就成為過街老 鼠,存在本身就是一種錯誤,管你有沒有犯錯。這種氛圍下媒體或記者對社會的任何正面貢獻,都不會有人介意。寫,也不會有人看;不寫,也不會有人要求。

 同樣的,現在媒體內對類似的議題其實也沒有太多的鼓勵。我不是一個很計較採訪獎金的記者,但這樣一篇事後被證明影響層面很大的專題,領到的獎金卻遠遠低於那些在網路上被幹得要死的聳動新聞,甚至不到十分之一,除非真的很有社會良心,否則報社的實質與口頭獎勵就彷彿一盞「明燈」,一定會誘導記者走向那條「光明」的道路。

  我估計這個圈子起碼還有一半的記者懷有良知良能,不玩股票也不拉廣告,而且願意在每天操得要死的跑線外來實踐公共新聞學。但如果台灣社會對這樣的記者或媒 體沒有絲毫鼓勵,甚至只因為媒體的某些屬性就濫貼標籤,滿口胡言亂罵的話,到最後大家也只好鼻子摸摸,反正寫也是領這麼多錢,不寫也是這麼多錢,這樣到 底對誰有好處呢?

 我寫那個專題對我有好處嗎?幾乎沒有,而且投資報酬率很差。我不寫可不可以?當然可以。這個問題這麼久以來都沒有人 寫,也不差我一個。同樣的時間我可不可以拿去企畫一些聳動到不行的題目?當然也可以,老實說台灣的媒體不分藍綠,哪個不好此道?泛綠的媒體沒有比較清爽、 乾淨好唄,煽、色、腥、廣編、置入式行銷……一個也少不了!

 那我幹嘛還寫?就是想善盡微薄的責任而已。但如果這個社會持續對媒體及從業人員保持如此高度敵對的態度,批評媒體的時候可以完全不經過大腦,我相信我在這種環境下如果再待幾年,就算以後還遇到類似的議題,我也懶得寫了。花時間寫公共議題有什麼用?上政論節目當名嘴,用半生不熟的台語罵罵人、聊聊八卦,不是更有出息嗎?



 拔牙之前來摘一下


2005/07/15 版


Coup de Grâce

xSP

tête - à - tête

pro bono publico

Joie de Vivre

Hong Kong Hong Kong

raison d'être



 7/14網摘


2005/07/14


異國體驗

我只是學員

媒體觀察

垃圾郵件閃邊

開拓視野

都市計畫

納稅人請注意



 荷蘭銀行是什麼爛東西?


台灣這幾年成為電話行銷的天堂,報紙求職版打開,一定可以看到電話行銷的廣告,廣告中總有一些成功的電話行銷專員出來證言,表示自己當行銷專員後年薪輕鬆超過百萬。

但這些行銷專員大概永遠不知道,他們年薪百萬的背後,卻浪費了數倍於百萬社會成本。開會的時候會接到電話行銷專員的電話、開車的時候會接到行銷專員的電話、寫報告的時候會接到行銷專員的電話、簡報的時候也會接到行銷專員的電話。行銷專員錢賺得輕鬆,但卻一再中斷這個社會的正常、和諧運作。

我從上個月開始逐筆紀錄會假借行銷之名電話騷擾我的企業,結果赫然發現,打得最猛的竟然是外商ABN AMRO Bank荷蘭銀行,各種服務都打,而且昨天跟前天連續打兩次。

受到這種爛銀行寵幸,我實在承擔不起。擔心荷蘭銀行以後每天都固定來問候一下,所以我上午打電話去荷蘭銀行,看看苦主親自打電話去哀求後,能不能立即解決這個問題。

理財專員(耶,是理財專員接的電話)很客氣,一開口就跟我要身份證字號。挖咧,順便收集資料嗎?我當然斷然拒絕了。給了我的名字跟電話之後,理專說他們的行銷通常是每兩、三個月「撈」一次名單,即便我已經親自要求不要繼續打騷擾電話,恐怕還要好幾個月才可能從行銷名單中消失。

所以呢,打電話去拜託不要再打騷擾電話,基本上是沒有任何成效的。難道要我親自上門拜訪,找上荷蘭銀行總經理或高層主管,才會馬上把我從行銷名單上移除嗎?

奇怪了,荷蘭銀行不是外商銀行嗎,怎麼行政效率這麼差?這種任意騷擾民眾,行政效率又差的銀行,誰還敢把錢託付給你們?


 7/13網摘


2005/07/13 版

線上實驗

線上出版

線上觀察

吃吃喝喝

網路工具

遠方

線上學習

超連結



 網摘到我眼睛快睜不開來


2005/07/12


爸爸我們從哪來?

職場生涯

新聞焦點

遠方

美食

電影

電腦教室

透明社會



 2005/07/11網摘


2005/07/11

禮貌

世界冠軍

純粹裝飾

第一次

美食

超人電影

Café

新聞呃點靈

(照片純粹裝飾而已)


 週日夜網摘


2005/07/10


強身建國

文化

網路工具

很久沒有摘吃的了

電腦

告別



 周末懶散網摘


2005/07/09

郭松棻

即飄移咁,點飄呀?

異鄉人

客戶關係

香港觀察

同業自重

謝幕



 周五網摘


2005/07/08

London Bombs

媒體監督

溝通

藝文



 來就送,買再送?


過去幾年都在跑升學新聞,也知道每個學校到了大考後、選填志願前,會有一大堆的噱頭來吸引高中生(最重要的還有家長),有些是真正實惠,有的則純然是僅供參考而已。 這一個時段如果掌握得好,學生入學成績可以提升個5%、10%,效益非常高,很多學校平常根本不跟記者互動,採訪時連人都找不到,但是到了七月就換一張臉孔,整天「李大哥」來、「李大哥」去的。

這種噱頭有的是前瞻未來,例如保證就業、免費出國遊學,有的則會減少當前負擔,比如說獎學金、減免學雜費,但是送當紅禮物的,我還第一次聽到。過去的風氣再不好,都還是在「公關」層面。此例一開,以後這個市場只會越來越難看。

最近二年活動異常多中正大學,在留德前輩Prof. Dr. Ing. 羅仁權校長的領導下,今年要創下台灣大專院校的先例:讀大學送iPod。我不是在寫《給我報報》、也不是在跟你演恆春兮工商服務,原本應該以教學、校風、設備、大師來吸引學生的學術殿堂,現在真的淪落到跟賣車、賣預售屋或是辦信用卡一樣的低俗了。事到如今,我也只能祈禱中正大學送出去的iPod電池可以撐4年……

新聞通知如下:
時 間:民國九十四年七月十二日(星期二) 上午10:30
地 點:國立中正大學台北聯絡處(台北市許昌街17號壽德大樓10樓之2)
活動名稱:「94學年優秀新生全方位獎勵記者會

來!來!來!來中正,送!送!送!送iPod」,中正大學要送給今年入學的新生iPod。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即將選填志願,為了吸引認同中正大學辦學績效及優秀學生至中正就讀,中正大學今年依舊投入大筆經費,希望釋放利多消息,搶攻優秀學生。其中最特別的一項是,全國首創與美商蘋果電腦台灣分公司合作,有條件贈送新生iPod,以這個時下最酷炫、最熱門且功能超強的電子產品,結合該校規劃的語言課程,吸引學子。本次大學博覽會期間,在北、中、南、東四區也將展示iPod樣品及贈送辦法。此外,也與東元集團合作推出畢業即就業的「保證就業」飛鷹計畫,進來中正大學唸書的學子,不用擔心畢業找不到工作。


 七七網摘


2005/07/07 版

七七事變以後有兩種意義了

公民新聞

新聞公民

禁止改作

生活經歷

老鼠愛大米



 今天有很多網摘


2005/07/06 版

8啦888

教育現場

競技場上

全民運動

在商言商

網摘

新工具

小水滴



 增加了評分系統


Blog文章能否被評分?矮牙,我不管啦。

我在某雜誌最新一期的專欄會介紹線上RSS閱讀器(BloglinesRojoNewsgator)的大比較,然後發現Newsgator提供了免費的評分系統,反正免費的咩,不用白不用。我這個人有個壞習慣,沒有自己用過的東西絕對不會寫,所以文章還沒出手之前,先放上自己的Blog測試看看,歡迎舊雨新知來打打分數。不過話說在前頭,測試咩,我隨時保留撤下的權力,嘿嘿。

Blogger要安裝評分系統很容易,只要在每篇文章下面增加:
<script
src=http://www.newsgator.com/ngs/ratings.aspx?rurl=文章的permalink></script>


就可以。

可惜這個系統有一個最大的缺陷,就是評分者需要有Newsgator帳號才可以,唉,還真是不小的缺陷。

歡迎大家有空來試試,我要上班去了。


 7月5日網摘


2005/07/05

人物

Go Go Go

異地

藝文

看不見看不見

閱讀



 週一的網摘


2005/07/04

eat what?

one country, two what?

Live what?

what of the worlds?

think what?

inter-what?



 明天又是上班日


2005/07/03

Live 8 (We are the world又來了)

音樂產業

觀察

旅途

美食

經驗

互動

往事




2005/07/02

教育現場

影像

喬遷啟事

世界大戰(都有劇情)

特別收錄



 Q3的網摘開始了


2005/07/01

七一

告別

電影

品味

網路



過去一年最熱門文章:
KIVA把錢借給全世界